2013年5月14日,山西巨鑫伟业农业科学技能公司的工人在太谷县现代农业演示园区培育种苗。山西省太谷县是传统的蔬菜栽培大县,蔬菜耕种面积24万亩,产值100多万吨,设备蔬菜是当地农人增收的重要支柱,提高了蔬菜的定植成活率,为农户增产增收供给了保证。2013年我国农业科学技能进步贡献率达55.2%,首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农作物耕种收归纳机械化率达57%,为粮食完成“十连增”供给了重要支撑。粮食丰登科技工程“十二五”以来累计增产粮食6342万吨,添加效益674亿元。栽培业科学技能创新不断推动,创制出优质、抗病、高产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甘薯新种类535个,良种推行达3.5亿多亩。此外,乡村信息化进程快速推动,贵州、青海等5省乡村信息化演示省建造试点发动。新华社记者 燕雁 摄
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黄关镇联德村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演示片,袁隆平在检查水稻成长状况(2013年8月19日摄)。这个超级稻高产演示片是全国8个袁隆平超级稻第四期攻关演示点之一,灌阳县超级稻1000公斤攻关演示基地已接连3年改写广西超级稻亩产之最。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3年5月3日,黑龙江省肇东市涝洲镇农业技能人员在智能化育苗棚室检查稻苗。涝洲镇水稻栽培培育面积达12.6万亩,占肇东全市水稻面积近三分之一。近年来,涝洲镇水稻浸种、催芽、育苗悉数完成智能化,水稻种、收机械化率到达80%以上。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2013年4月1日,新疆生产建造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一名职工驾驭装有GPS卫星定位导航体系的大型耕种机耕种棉花。新疆生产建造兵团第二师二十九团首先在库尔勒区域使用GPS卫星定位导航,完成高精度耕种棉花。据了解,使用GPS卫星定位导航体系后,该团的大型耕种机可完成无人驾驭、高精度耕种,1000米播行笔直差错不超越2厘米,处理了困扰职工多年的棉花栽培“播行不直、接茬禁绝”的大难题。一台装载该体系的机车日耕种棉花可达300亩。 新华社发(杜炳勋 摄)
2013年3月21日,两辆拖拉机行进在永联村现代粮食生产基地。因为选用了自动化、信息化、机械化技能,3000亩的粮食生产基地只要33名职工,人均办理土地91亩,水稻均匀每亩单产575多公斤,小麦均匀每亩单产425公斤。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2013年10月26日,采棉工在新疆哈密市现代农业园区的棉田里采摘棉花。新华社发(蔡增乐 摄)
2013年9月27日,一台玉米下棒收成机在黑龙江垦区五大连池农场榜首办理区收成粘玉米。2013年,五大连池农场6万亩玉米,栽培优良种类,选用测土上肥、精量点播、飞机喷施生控剂等技能措施,保证收成。新华社发(陆文祥 摄)
2013年9月7日,西藏白朗县的一位农人在收割“青稞200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通过多年的继续投入,安排自治区农科院多位专家展开选育研讨,成功育成“青稞2000”新种类。该种类与现在主推的“藏青320”等种类相比较,亩产值高出50斤。2013年西藏自治区在5个地市、28个县首要青稞产区演示栽培“青稞2000”10万亩。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2013年5月24日,黑龙江垦区建造农场科技园区的栽培户用移栽机进行玉米移栽。玉米移栽能充沛的使用成长时节,延伸玉米的生育期,促进作物高产,比直播玉米每亩增产200公斤左右。新华社发(周良君 摄)
上一篇:赢利导向的翻滚猜测沙盘模仿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