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铁二院规划院消息,目前,非常关注的成都市低运量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提交初步研究成果,最终规划成果拟将于近期对外公布,这里提到的中低运量轨道很多网友都比较好奇,这里小编查找了有关的资料,为大家解读一下。
运输能力大于3万人/次,我们常见的地铁就属于大运量系统,地铁的线路通常设在地下的隧道内,通过盾构机挖掘作业,有时也延伸到地面或设在高架桥上,速度一般分快线公里/小时,慢线公里/小时。
运输能力1-3万人次/小时,种类有:轻轨系统、跨座式单轨系统、中低速磁浮系统、悬桂式单轨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ACT 或АРМ)。
轻轨:轻轨(L线)是采用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线路、专用的轨道,以独立运营为主的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部分封闭线路的平交路口采用轻轨列车优先信号,单向高峰小时最大客运能力在1—3万人次,线路一般设在地面上、高架桥上或地下的隧道内,速度80-100公里/小时,例如重庆的李子坝轻轨,从居民楼穿越而过。
跨座式单轨系统:跨座式单轨,为单轨的一种,跨座式单轨是通过单根轨道支持、稳定和导向,车体釆用橡胶轮胎骑在轨道梁上运行的轨道交通制式,这种轨道一般速度80公里/小时,例如芜湖的轨道交通就是跨座式单轨系统。
中低速磁浮:采用直线感应电机,电机电枢定子装在车上,反应板(转子)铺设在轨道全线。牵引电功率由供电轨和接触滑块输入车上定子,因而其工作速度不能太高,速度一般是120公里/小时,高速磁悬浮的速度就特别快,能够达到600公里/小时。
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国际上称为 Automatic Guideway Transit(AGT,自动导向轨道系统),亦称为 Automated People Mover systems(APM,旅客自动捷运系统)。属于胶轮-导轨系统,一般用在高架线上为多。走行轮为胶轮, 走行在桥梁面上,起支撑作用;导向轮也是胶轮,依靠导向板或导向糟对车辆起导向和稳定作用。为了控制车辆轴重,保证胶轮运行安全,故采用小车辆、短列车,自动导向,这种轨道速度一般在60-80公里/小时,云轨也属于这一类。
有轨电车:有轨电车是亦称路面电车,简称电车,属轻铁的一种,列车一般不超过五节,但由于在街道行驶,占用道路空间,速度70公里/小时。此外,某些在市区的轨道上运行的缆车亦可算作路面电车的一种,例如成都蓉2号有轨电车。
智轨:智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专门写过一期,这里不详细说,它是全新交通工具,设计最高时速为70公里,但因为不依赖钢轨行驶,一条运行线的建设周期仅需一年,能快速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因为在路面行驶,有点像一辆加长版的公交。
比亚迪云巴: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方式,属于小量运输系统,设计最高时速为70公里,车身轻巧,造价较低,多规划用于机场摆渡、景区观光以及社区范围内的循环运载。云巴建设成本低、建造周期短等优势,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大中城市,但是云巴车身较短,载客量相对来说较少。
这里借读一下为什么四川只有成都有地铁,而德阳、眉山和资阳因为是成都的都市圈发展,成都的市域铁路修到当地,沾了成都的光。
除了成都之外,宜宾的各项条件满足修轻轨,宜宾采用的是低运量轨道(智轨方式)解决主城区的轨道交通覆盖,而自贡的轨道交通1号线,用既有铁路线路做改造,并在上面运行城市轨道列车。实现了铁路变市内轨道交通的奇迹。并且也绕过了上级的审批,曲线实现了市内轨道交通。
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非流动人口在300万人以上。
引导轻轨有序发展,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非流动人口在150万人以上。
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
s